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电工材料论文题目(电工材料论文题目大全)(2)

来源:电工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能写文章是因为和父亲的书信。 父亲从1969年10月6日至1974年12月12日住在咸宁向阳湖和十堰丹江口,与我的通信报道说,文学作家贾宏图叫我的函授大学

我能写文章是因为和父亲的书信。 父亲从1969年10月6日至1974年12月12日住在咸宁向阳湖和十堰丹江口,与我的通信报道说,文学作家贾宏图叫我的函授大学,但我也被称为这些万金家书天黑时最亮的灯。 我写稿成家,多亏了那时和父亲的通信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这些信对我来说非常珍贵,频繁的和地址迁移也终于保存了下来。 看我的履历,是的。

李兰赞,作家协会会员,新闻专业高级编辑。 曾任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红十字会总会报社总编辑。 其间,援藏担任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红十字会通志1904-2015》主编、总编辑。 出版专题Shuming hao123 @ .com Shuming hao123 @ .com,报告文学Shuming hao123 @ .com Shuming hao123 @ .com, 发表史诗长诗shuminghao123@的CTV文字《兰颂特写》获得电视文艺奖明星杯,CNT客被选为网络电视台年度十大人气精英博主之一。 从1969年10月开始,李又然写给长子李兰颂的一百多封书信和自传,上下文中父子、天各一方只写一封就能重逢,文集多为公民间珍藏。 即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的真版原本考和李又然当时的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为支撑,旨在揭示文学史和教科书的无限之谜。 贾宏图: 《兰颂手记》按语:全文载李兰颂散文集《首漂大界河》 (哈尔滨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转载自《三极上苍鹰》副刊1985年的一天,李兰颂不知好歹地走进松花江畔哈尔滨日报社七层楼,以四楼一间屋子打水扫信封写稿为生,他的大作家父亲李或然于去年冬天在北京与世长辞。

李又然,现代著名作家。 留学法国,加入法国党支部,与罗曼罗兰建立了通信关系。 回国后,在上海参加了革命文化活动,与鲁迅有了交往。 然后搬到延安,经毛批准,加入党。 他翻译非常丰富,扶植了许多文学青年。 艾青在狱中创作的《汪洋台》、鲁藜在窑洞创作的《冰雪火》、胡昭在朝鲜战场创作的《父与子:"万金家书"是"函授教材"一一为李又然之子李兰颂新书作序想到的》,均经他推荐发表

父亲李又然脑子里的一个个圈子,对儿子李兰赞来说几乎是个影子。 他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和胡风结藜案受到审查。 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竟然被栽上了“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中坚分子的罪名,从此被误认为,年幼的李兰颂就离开了父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辽宁农村度过童年的重要阶段后,曾在北京街头当报童,在哈尔滨从事过马车、汽车、火车的装卸。

直到1979年初,李再次恢复了名誉和地位。 后来,李兰赞很快就从电工进了机关,但他只去北京和父亲见过四次面。每次探亲假,他都会逐一采访个人资料上的人物,如丁玲、江丰、陈企霞、艾青、萧军等,李又然翻译的真人版

但李兰颂的血管里终究流着李又然的血。 在他和父亲分开的十三年间,父亲给他的《万金家书》,即百余封信和自传,是李兰颂所有的“通讯教材”,此后的四次会面是“面试”和“答辩”。 李兰颂终于无名地从最有名的大学毕业了。 他从父亲的导师那里不仅学到了文学基础知识和写作技巧,还学到了人生观和艺术观。

李兰赞带着这些最重要的遗产走进了报社大楼,他当然比大楼里的很多年轻人“富裕”多了。 所以,他总是使出很棒的一招。 为别人做嫁人的工作限制了他才能的显示,但他还是抑制不住地偶尔出现。 我在不经意的浏览中,发现每一篇署李兰赞名字大小的文章,每一个“异臭”都有与报社所有记者不同的味道。 我还没能定义这个味道的类别。 之后,我在《兰颂特写》上看到李兰颂的杂文《哈尔滨日报》很惊讶。 我在心里说:“这孩子不能小看! 之后,这篇杂文获奖,也被收入《活过爱过写作过一一我和朋友们的文学生活笔记》。

现在,当我非常兴奋地读朗森的这篇稿子时,我能说出他文章的味道了。 这是"文化的味道"。 具体来说,那就是他文章中的历史深度感、知识和信息的充实,以及一种书卷的气息。 这是一种长长的清香,像浓茶,像烈性酒,不像几颗油星和几片叶子上的青汤。

在李兰颂多的采访中,几乎每一篇都可以闻到浓厚的“文化气味”。 写几篇文化名人,当然没必要说。 从《文化味及其他序〈兰颂特写〉》上感受到丁玲老师九死一生无怨无悔的爱国情怀。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悼念亲生父亲的散文之一,堪比陶扬的《延河散歌》。 那个《光荣的星云》写的是城市建设总指挥赵书然,笔者不仅关注他的建设功绩,更关注赵书然的艺术家气质。 他称赞齐白石敢于使用对比强烈的色调。 他欣赏米开朗基罗群像巨大山雕的气概; 这是文化大城市建筑师最重要、最可靠的素质。 在接受该中央电视台导演张子扬的采访时,他首先透露张子扬打算在黑龙江漂流。 没有渲染新闻性,而是着重写了张子扬和漂流伙伴张茜荏的艺术经历,从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形态学的角度说明了他们漂流的意义。

文章来源:《电工材料》 网址: http://www.diangongcailiao.cn/zonghexinwen/2022/1212/426.html



上一篇:电工材料英文参考文献格式(电气英文参考文献
下一篇:什么叫做漏电(电工论文参考文献)

电工材料投稿 | 电工材料编辑部| 电工材料版面费 | 电工材料论文发表 | 电工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电工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